朴有天多个粉丝站关站:虽无法应援 但望你过上无悔人生
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信天遊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信天遊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信天遊:黃土高原上的紅色生命樂章
美國記者斯諾曾經說過:走向陝北,才看到一個真正的民族,才看到什麽是真正的中華民族藝術。
——題記
隻要和妹妹搭對對,
鍘刀剁頭也不後悔!
陽世上跟你交朋友,
陰曹地府咱倆配夫妻;
一碗涼水一張紙,
誰壞良心誰先!
咱兩人睡下一對對
盒子槍打也不後悔
青線線藍線線蘭格英英翠,
生下一個蘭花花實實愛人。
五穀子田苗子數上高粱高,
一十三省的女娃子數上蘭花花好。
……
滾滾的(個)米湯熱騰騰的(個)饃,
招待咱們的遊擊隊好吃喝。
二號號(的個)盒子紅繩繩,跟上我的哥哥鬧革命。
你當兵來我宣傳,咱們一搭的鬧革命多喜歡。
這是信天遊,是一曲唱給黃土地的頌歌。在這首歌的背後是風風火火的陝北漢子,火辣辣的陝北女子。信天遊用簡單的形式,源自生活的比興手法,為我們提供了解讀陝北人生活和生存狀態的精神指向途徑,我正是為了探尋這一切,才遠赴延安。
此時的 關中,霧靄籠罩著大地,仿佛被人蒙上了一層薄紗。我也就格外向往天高地闊,藍天黃土的陝北。 一個幹冷的早晨,站在了落滿積雪的陝北高原上,撲麵而來寒冷,將都市所有的繁華和浮躁都打落的無影無蹤,這就是冬季的陝北,飄蕩著一種冬天的縱橫無忌。
在陝北最想聽得就是信天遊,最想看的延安的窯洞、陝北的剪紙。雖然民歌大王賀玉堂的歌聲我們早已在電視、在網絡、在電影中聽到過了,但是我還是喜歡鄉間真正意義上的信天遊。
至少在我的眼中,登上大雅之堂的民歌已經開始脫離陝北民歌的原味,仿佛喝了一碗用味精兌成“雞湯”,隻有新鮮感而沒有厚味。我所要尋找的是那種沒有被現代傳播手段汙染過的東西。
艱難的生存狀態
通往延安的火車上,我對麵座的都是陝北人,和我直接麵對麵的是延安一個學校的教師,剛剛在西安進修完,準備返回陝北的某個鄉村,不知不覺我們的話題聊到了信天遊。 他說的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:
“沒有人告訴過陝北的小夥子,歌應該怎樣唱,應該怎樣去寫歌詞,但恰恰他們寫出來了、唱出來了,而且能稱之為藝術,這些是值得讓專家教授去探討的。 ”
因為信天遊背後是一種生命激情的飛揚,流露出來的是一種鋪天蓋地的豪邁和無畏。
“隻要和妹妹搭對對,
鍘刀剁頭也不後悔”
“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,
我那當紅軍的哥哥喲,跟的是劉誌丹……”
因為喜歡,所以相愛;因為相愛,所以無畏。陝北男子對愛情,義無反顧,即便付出生命也不後悔。陝北女子則全是盼望著哥哥成大事,過好日子的念頭,可見陝北人的格中既有豪邁的一麵,也有“老婆孩子熱炕頭”的細膩。
信天遊不斷頭,唱起信天遊就沒有窮盡的。你出上句,我接下句,句句都離不開哥哥妹妹,句句都是對生與的抒寫。他們比興的方式來寫生存的艱難,背負的沉重,寫痛快淋漓的生活。這些最後演繹成為一種超越亡的情感,成為黃土地上人對生命的扣問和反詰。
陝北是一個生存艱難的地方,用一句陝北的話來說:“很苦焦”,生活苦且不說,還帶著一種焦味,這是幹旱氣候,是惡劣的地表植被所留給陝北人的印象。據記載自宋代以後,整個西北地區的森林日漸稀少,生存狀態就日益惡化,每年春夏沙塵四起,黃沙蔽日。
陝北黃土高原溝壑縱橫,大大小小的村落散布黃土高原的溝溝岔岔,山山峁峁,這樣的地理狀況,既為陝北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傳統,有時這裏成為一個家族宗法觀念集中的地區。盡管以放羊、攬工為生的陝北男子,過著一種漂泊不定的生活,形成了一種無所牽掛無所拘束的格特點。可是家族的、封建的桎銬在他們身上並沒有消失,與之相比陝北女子格中的這種成分就更大了。
“三十裏明山二十裏水,
五十裏路上看一回你。”
“白格生生的臉臉太陽曬,
苗格條條的手手拔苦菜。
雞蛋殼殼點燈半炕炕明,
燒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窮。"
正是這種生活的寫照。因而在現存的8000多首陝北信天遊中,有80%的用來描寫愛情,而這種愛情是苦澀背後的歡樂,是苦難中的調味劑,更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情感。
背負生命的沉重
延安臨鎮川的蘭家河,有一個蘭花花,實實的愛個人,天下的美女最數蘭花花好。
這朵花被村裏的財主人家周富貴挑中了,一場悲劇也就誕生了。她“大”說:“咱也惹不起周家,是崖是坑你跳吧,命定該如此。”蘭花花瞅的那個靈醒女婿楊二娃,也在周家攔羊抵債。
蘭花花的小女婿,被人抱出來,和她拜天地,入洞房。蘭花花給州家當牛做馬,半夜的的磨聲驚動了隔壁攔羊的楊二娃。蘭花花一見二娃,淚如雨下,二娃低聲說:"逃走,拉你逃出虎口狼窩。"這對恩愛自由的夫妻就這樣逃走了。
《蘭花花》也一直傳唱到現在。
青線線藍線線蘭格英英翠,
生下一個蘭花花實實愛人。
五穀子田苗子數上高粱高,
一十三省的女娃子數上蘭花花好。
……
惡劣的自然環境,森嚴的家族宗法,使陝北女子背負了太多的艱難,她們如同蘭花花一樣,既要為家人著想,又要考慮自己的命運,特別是心上地那個人。許多信天遊都來自於這些陝北女子之口,唱出了她們的內心世界。因而在信天遊中的陝北女子形象,往往具有義無反顧的勇氣,那是一種看透亡後的無畏。
說到底這種勇氣使她們無法主宰自己命運時的呐喊,而這種呐喊往往用賭咒發誓的形式表現出來。
她們希望自己所喜歡漢子,能永不變心,她們先是提醒自己的心上人,“紅豆角角雙雙抽筋,誰也不能賣良心”;但還是不放心,相互間又發下了毒誓,“一碗涼水一張紙,誰先變心誰先!”最後又安慰心上人,“陽世上跟你交朋友,陰曹地府咱倆配夫妻”。
一波三折的訴說將陝北女子依靠男人,希望依此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心理描述的淋漓盡致。
火辣辣的情與愛
陝北人喜歡紅色,這是個非常獨特的現象。在陝北人眼中紅色是生命的宣泄,是義無反顧的勇氣,是湧動在黃土地上的一團火。因而扭秧歌大紅綢子,跳舞的紅鞋,剪出的紅窗花,小孩的紅肚兜……
紅色是一種大氣,是一種坦蕩,是火辣辣的情與愛。 紅色照耀下的陝北,人們勇敢地扛起了中國革命的大旗,同時,紅色也是陝北人的愛情勇敢、大膽、毫無顧忌的寫照。 紅色是漢民族的基本調,它起源漢族定型的兩漢時期,陝北又是西漢統治的核心區域,漢武帝曾多次北巡,征伐匈奴,陝北的紅色也許就是誕生在這個時候。
在信天遊中陝北人的愛情直如一碗米酒,滾燙、醇厚、濃香,後味十足,但不傷人。
“天上的星星數上北鬥明,
妹妹心上隻有你一個人。”
“一天不見哥哥地麵,
大路上行人直問遍。”
大膽表露的相思之苦,這是陝北女子的格,這種相思尚能忍耐。
“手提上羊肉懷揣著糕,潑上命也要往哥哥家裏跑”,這時節的愛情就成了具體的行動。“半夜裏想起幹妹妹,狼吃了哥哥不後悔。”陝北男子敢想敢幹,義無反顧,直接付諸實施。相思在兩人之間,喜悅也發生在兩人之間,有多大的相思,就有多大的歡娛,“咱兩人睡下一對對,盒子槍打也不後悔。”
惡劣的生態狀況,放羊、攬工不足以維持生活時,走西口就成為就大部分陝北男子的選擇,許多人往往一去不回還,或在內蒙古草原,或流落異鄉。 少數發了財的才會到家門口。
“想哥哥容易見哥哥難,
滿頭上的頭發全脫完。”
“夜夜聽見馬蹄子響,
掃炕鋪氈換衣裳。
遠遠聽見哥哥唱,
手拿苕帚不掃炕
聽見哥哥唱著來,
熱身子撲在冷窗台。
聽見哥哥腳步響,
一舌頭舔爛兩塊窗……”
“拉住哥哥親上個嘴,
肚子裏的疙瘩化成了水……”
這是愛情描寫的極致,陝北歌手善於把思想和情緒化為生活的帶有豐富多彩的語言,以比興的手法展現在世人麵前,讓人永遠也難以忘記。
附錄:信天遊,有的地區也稱順天遊,山歌的一種,主要流行於陝西北部、甘肅及寧夏的東北部。它是一個綜合的民歌宗係,僅陝北的信天遊就不下數十種。在陝北的信天遊就有8000多首,其中絕大部分是,有人說至少是80%,以上的信天遊是描寫黃土地上的愛情,是對一種生與的暢想。
過去在陝北一帶有一句俗語:信天遊,遍地流,這一方麵是說信天遊的流傳廣度,另一方麵也是在說它的品種極多,有的地方,縣縣有,村村有。縣與縣就有不同的多種信天遊,村與村的信天遊也不盡相同,甚至在同一個村內,每個人唱出的信天遊也有很大區別。但它終歸有一個統一的形式,即多為七字一句(也有十餘字一句的),一般為上下句結構,歌詞常常為兩句一段,短的隻有一段,長的可達十幾段。內容以反映愛情、勞動生活為主,也有控訴舊社會罪惡的。
在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中,人們利用這一曲調形式,填寫了不少反映領導下的軍民抗日救國求解放的新內容的信天遊。 總的來看,信天遊在曲調上可分為兩大類,一類是音調高亢遼闊,節奏自由,曲調起伏大,音域廣的,另一類則是節奏工整,結構嚴謹,曲調比較平穩,感情較細膩的。 《橫山裏下來些遊擊隊》便屬於前一類。
陝北還有一句話,叫作“信天遊,不斷頭”,這是一支永遠也唱不完的民歌。
(以上選自不同的信天遊,請在注意,不要連成一首。)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最新留言